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權重
|
評 分 細 則
|
|
信息發(fā)布指數(25)
|
基礎信息公開
|
10
|
1.新聞動態(tài),是否設置新聞動態(tài)欄目,以及是否根據新聞重要程度結合下屬部門進行分類展現,并考察新聞動態(tài)類欄目的信息更新情況。
|
|
2.領導信息、機構概況、公告通知以及業(yè)務類信息的欄目建設情況,主要考核欄目建設、公開及時性和完整性。
|
|||
|
3.網站是否開通新聞發(fā)布會專欄,及時對重要通知、活動等進行信息發(fā)布和公開。
|
|||
|
4.政策規(guī)范文件的發(fā)布及解讀,政策法規(guī)文件的分類發(fā)布和更新情況,是否提供相應的政策解讀欄目,并且解讀稿與被解讀的文件相關聯,以及對本部門2020年重要政策解讀分析的情況。
|
|||
|
5.針對重大事件、突發(fā)事件的信息發(fā)布情況,發(fā)布準確權威信息,講清事實真相、有關政策措施、處置結果等。
|
|||
|
業(yè)務信息公開
|
10
|
1.跟業(yè)務職能相關能主動公開的業(yè)務信息,例如:教育、理論、研究、會議動態(tài)、圖片視頻、工作動態(tài)等欄目建設情況,信息發(fā)布是否及時、完整。
|
|
|
2.圍繞部門業(yè)務的重大事件及活動的專題建設及信息發(fā)布情況,要求主題明確,內容及表現形式豐富,報道更新及時。
|
|||
|
文件資料
|
5
|
1.網站對本單位出臺的相關政策規(guī)范文件、歷史文獻等欄目建設及信息提供情況。
|
|
|
2.是否提供文件資料、歷史文獻等查詢及下載功能。
|
|||
|
在線服務指數(15)
|
服務覆蓋度
|
5
|
是否全面提供了本單位及直屬機構業(yè)務職能所規(guī)定的用戶群體所需要的在線服務信息,是否有專項服務和特色服務等,重點考察服務信息整合及服務數量的情況。
|
|
服務便捷度
|
5
|
是否根據部門職能范圍的各項服務建立針對性的業(yè)務服務查詢平臺,方便公眾在線查詢和下載資料文件、服務流程、服務內容及相關資料。
|
|
|
服務人性化
|
5
|
各服務事項查詢是否便捷、易用、有效,用戶的滿意度如何,主要包括:1、服務查詢是否易用;2、服務通道設置是否合理;3、服務導航是否清晰;4、是否有熱門事項服務專欄。
|
|
|
互動交流指數(15)
|
參與便捷度
|
6
|
網站實際為公眾提供互動交流參與渠道種類數量,主要包括信箱、在線訪談、網上咨詢投訴、調查征集等互動交流方式,重點考察互動交流渠道種類、界面友好、操作說明、可用性和功能便捷情況。
|
|
參與答復量
|
6
|
2020年度用戶參與互動交流的公開情況,重點考察咨詢投訴的回復率(答復量、時效性)、在線訪談(訪談數量、內容質量)、征集調查(發(fā)起征集調查數量、內容質量)。
|
|
|
咨詢回復質量
|
3
|
重點考察咨詢渠道的回復及時性和內容有效性。
|
|
|
網民體驗指數(15)
|
網站設計
|
7
|
1.網站布局和頁面設計。要求頁面簡潔、色彩合理、字體規(guī)范、布局清晰、層次分明,三大網站核心功能規(guī)劃是否清晰;三次鼠標點擊能否到達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
2.規(guī)范性。主要考核名稱規(guī)范、域名規(guī)范及排版規(guī)范,網站要以本部門機構名稱命名,在頭部標識區(qū)域顯著展示網站全稱;網站要使用以.gov.cn為后綴的英文域名和符合要求的中文域名,不得使用其他后綴的英文域名;信息要素完整(動態(tài)信息包括標題、發(fā)布時間、來源與正文;文件類信息包括標題、文號、發(fā)布時間、正文、文件生成日期、發(fā)布機構)。 3.底部功能區(qū)要列明黨政機關網站標識、網站標識碼、網站主辦單位及聯系方式、ICP備案編號、公安機關備案標識和站點地圖等內容。 |
|
網站訪問
|
4
|
1.內容維護,網站中內容更新是否及時,是否有空白頁面、內容錯誤及圖片丟失等情況。
|
|
|
2.鏈接有效性,網站各項服務功能是否能夠正常訪問,是否存在斷鏈、錯鏈以及錯別字等;。
|
|||
|
3.訪問速度,打開速度小于3S。
|
|||
|
4.網頁對各主流瀏覽器是否兼容,是否存在錯位、亂碼等問題。
|
|||
|
5.目運維情況,主要考察網站欄目的信息更新情況。
|
|||
|
網站國際化
|
4
|
主要考核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開通外文版網站情況,以及內容更新及時、翻譯準確等。
|
|
|
創(chuàng)新發(fā)展指數(15)
|
智能服務
|
6
|
主要考核提供訪問終端響應式、智能搜索、智能問答、無障礙瀏覽、智能知識庫系統(tǒng)等智能化的網站使用體驗,重點考核能有效解決網民信息和服務獲取難的智能問答平臺建設情況。
|
|
(1)智能搜索:具備關鍵詞模糊搜索功能,聚合相關信息和服務功能,針對熱點知識推出集成化搜索展示,并推出智能關聯搜索知識點,實現“搜索即服務”,能夠在搜索結果第一頁找到搜索內容。
|
|||
|
(2)智能問答:對涉及民生和企業(yè)常問問題提供智能在線問答,并能高效、精準、智能的提供相關服務,智能交互體驗準確性和關聯性較好。
|
|||
|
(3)智能推薦:通過訪問行為、閱讀歷史、智能定位等感知,提供個性化的實時推送相關信息或服務。
|
|||
|
(4)無障礙瀏覽:針對視覺、聽覺、肢體障礙以及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提供了無障礙服務功能,并提供無障礙功能操作說明。
|
|||
|
(5)智能知識庫系統(tǒng):自動采集網站群內各站相關數據內容,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業(yè)務梳理和智能化處理,形成智能知識庫。
|
|||
|
管理創(chuàng)新
|
4
|
網站(群)管理和集約化建設過程中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機制、新應用,鼓勵創(chuàng)新、特色和亮點。
|
|
|
服務創(chuàng)新
|
3
|
鼓勵開拓服務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結合新技術和新應用,提高服務用戶的能力和用戶體驗度,主要考察本部門業(yè)務職能范圍所規(guī)定的公共服務類創(chuàng)新,例如:詞條類服務、用戶空間等。
|
|
|
IPv6改造
|
2
|
網站是否進行了IPv6改造,完成的是否在網站首頁進行了標注。
|
|
|
綜合影響力指數
(15) |
互聯網傳播力
|
3
|
是否與公共搜索合作提升網站影響力和權威性,包括官網認證、結果精準度等,降低假冒網站被搜索概率。
|
|
3
|
網站內容在公共搜索引擎收錄數,各大搜索引擎對網站的收錄條目數。
|
||
|
2
|
網站訪問以及在各搜索引擎中排名情況。
|
||
|
2
|
網站品牌塑造,重點對網站的形象、logo、品牌等多維度的塑造。
|
||
|
移動化服務
|
3
|
主要考核是否開通微博、微信、頭條號等新媒體,并與網站實現信息和服務聯動,可便捷獲取新媒體服務,成為回應社會關切和提供政務服務的必要渠道,多渠道傳播網站的聲音。
|
|
|
2
|
網站是否建設APP客戶端,是否與網站實現信息和服務聯動,提高移動化服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