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身份證、社?ǖ榷家呀涢_始嘗試電子化,其它一些政務服務領域也沒有理由自我封閉,拒網絡于千里之外。某種意義上,互聯網+政務成效如何,也應該成為評價一個部門和單位成績的重要標尺。
近日,來自青島的劉女士獲簽全國首張電子社保卡。這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簽發(fā)的第一張全國統(tǒng)一的電子社?。
有了電子社?,持卡人只需要在指定手機客戶端首頁搜索“城市名+社?”,通過“刷臉”認證,就可以使用。有了它,即使忘帶實體社保卡,帶著手機也可以去醫(yī)院掛號看病、支付醫(yī)藥費、去藥店買藥等等。電子社保卡的啟用,意味著社保卡線上線下全面打通,以線下為基礎,線上線下相互補充的社?ǘ嘣⻊丈鷳B(tài)圈正在形成。
無獨有偶,就在前不久,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認證平臺(CTID)認證的電子身份證——“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首次亮相支付寶,正式在衢州、杭州、福州三個城市的多個場景試點。從身份證到社保卡,互聯網+政務正蓬勃興起,一步步走進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最近一段時間,“網絡”成為社會各界的聚焦點。4月20日至21日,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政務公開、黨務公開,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更好地解決企業(yè)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網信事業(yè)發(fā)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fā)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月22日,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fā)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我國網信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網絡深度融入人民生活,網民數量世界第一,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中國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網絡大國。毫無疑問,互聯網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具發(fā)展活力的領域,同時也是我們面臨的最大變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zhí)政這一關,推動網信事業(yè)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是一道歷史考題。
要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fā)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政務服務首先要在互聯網+方面作出更大膽、有益的探索。應該說,目前的網絡科技足以支撐一些政務服務更便捷、更智能、更人性化,但總體來看,一些領域和部門行動得還是有點慢,有些公共繳費還硬性要求刷銀行卡,辦一些簡單的證件還是要公眾一趟又一趟地來回折騰。
眼下,身份證、社保卡等都已經開始嘗試電子化,其它一些政務服務領域也沒有理由自我封閉,拒網絡于千里之外。某種意義上,互聯網+政務成效如何,也應該成為評價一個部門和單位成績的重要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