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人人操人人摸|日韩无码 xxx|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中文一区在线视频|亚洲肉成人精品|超碰中文国产一区|调教美女国产免费|国产真实强奸在线|国产线上五月婷婷|国产美女主播视频三区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最新要聞

信息孤島難題待解 開放大數據有多難

時間:2016-06-01 16:23:33  來源:中青在線  作者:王林 李晨赫 焦亞楠
  中國的市長們很少像今天這樣,對智慧城市和大數據保持著極高的關注度。
  “我建議你們一定要到我們那兒去看看。”5月29日上午,在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京交會”)的一場論壇上,河北邯鄲、遼寧本溪的兩位副市長口頭邀請滴滴出行、德國戴姆勒等企業(yè)前去開展智慧交通項目,還向德國科隆市市長何珂女士請教:“怎樣才能讓市民切實感受到智慧城市的效果?”
  而4天前,在中國大數據產業(yè)峰會(以下簡稱“數博會”)的中國市長與大數據論壇上,貴州貴陽、新疆克拉瑪依、陜西渭南、云南保山等地的市領導則和學界、業(yè)界探討和分享了有關大數據在智慧城市發(fā)展中的應用成果和經驗。
  從2013年1月公布首批智慧城市試點至今,我國進入試點范圍的智慧城市已有近300個。但很多市民并沒有感覺生活變得更為智慧,交通擁堵等“城市病”依舊嚴重。在大數據時代,城市的管理者開始思考,大數據能否成為建設智慧城市的工具?城市的數據開放和利用難在哪里?
  數據化是城市升維的標志
  大數據能對城市的建設和管理起到什么作用?這個問題在5月25日舉行的數博會“智能城市大數據與基礎設施建設”論壇上被反復提及。
  “數據能力是信息時代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將來的城市競爭也將依靠數據化進行競爭。”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認為,智慧城市是高度數據化的城市,“用數據說話、靠數據決策、依數據行動”。
  在張新紅看來,智慧城市的建設是從工業(yè)化城市到信息化城市的升維過程,實現(xiàn)城市特征、功能的質變式提升,而數據化則是城市升維過程的標志,數據開放是建設數據化城市的突破口。
  作為城市規(guī)劃研究者,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在論壇上表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他感到振奮。因為大數據使地圖和表格上的數據鮮活起來,讓城市規(guī)劃者透過地圖上每一個標志,更為直觀地放大每一個人、每一條路的軌跡所產生的價值,他把這樣的過程稱為“以流定行”。
  “大數據為城市規(guī)劃‘以流定形’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他看來,城市管理中的大數據為城市規(guī)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數據源,使得城市的規(guī)劃和管理可以從表層形態(tài)深入,挖掘城市的流動要素,從而制定和總結出城市發(fā)展的模型和方法,最終實現(xiàn)智慧城市。
  為了進一步說明大數據和城市規(guī)劃的關系,他還舉了交通數據的例子:在地鐵線路的規(guī)劃中,可以根據手機的地理位置,了解城市人員的流動情況、不同時段的人員密度情況,從而確定地鐵站點應該怎樣設置才最準確。“這種大數據的模擬對城市規(guī)劃來說,是非常好的、精準的測算。”吳志強說。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大數據起著望遠鏡、顯微鏡和水晶球的作用。”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田豐對記者說。他認為,大數據既可以讓城市管理者實時了解城市的整體運行情況,也可以快速查看城市中許多毛細血管般的小地方、小問題,從而實現(xiàn)基于大量城市數據累積的預測和研判。
  事實上,在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設中,對城市大數據的利用早已開始探索。根據工業(yè)和信息化部2015年8月發(fā)布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2014年度工作總結報告》(以下簡稱《總結報告》),截至2014年年底,在全部智慧城市試點中,啟動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的試點城市共有89個,建設內容的總體完成進度超過50%;啟動城市公共基礎數據庫建設的試點城市共有149個,建設內容的總體完成近半。
  上述《總結報告》指出,總體看來,公共信息平臺和公共數據庫建設(部分鎮(zhèn)、區(qū)試點與上一級聯(lián)合建設)推進狀況良好,總體進度過半。
  信息孤島難題待解
  但是,智慧城市的試點單位所建立的公共信息平臺和公共數據庫是否發(fā)揮了其應有的效用呢?在一些專家看來,這恐怕要打個問號。
  在今年的數博會上,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新生提醒,智慧城市從幾年前的概念引進,到現(xiàn)在的落地發(fā)展,有一些問題值得引起警惕:我們的智慧城市發(fā)展這么多年,投入了大筆資金去建設,但老百姓卻沒有感覺生活變得更智慧,甚至覺得建設智慧城市是一種“形象工程”,這到底是為什么?
  同樣在這個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單志廣提到,很多地方梳理了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也配合發(fā)布了當地的大數據發(fā)展行動規(guī)劃,但要想在一個城市內把各種行業(yè)、領域、區(qū)域的信息和數據連通起來,所面臨的難度仍然非常大。“(這)不是說有了意志和文件就能解決,在現(xiàn)實中要有可靠的路徑才可以推動”。
  對此,張新生分析認為,主要的困難來自各種數據之間相互難以連接所造成的信息孤島,他用“煙囪林立、條塊分割”來形容這種現(xiàn)象。
  何為信息孤島?田豐解釋說,目前很多行業(yè)和領域的數據都被封閉在各個系統(tǒng)內部,雖然內部可以查詢調用,但對社會整體而言就是一個個的信息孤島。比如公安部門為了查案,想要查詢犯罪嫌疑人的駕駛路線等交通大數據,雖然在權限上可以跨部門調用數據,但從技術角度來看,因為系統(tǒng)之間并不兼容,其調用的成本和難度就會很高。
  《總結報告》也指出,部分智慧城市的試點建設項目缺乏頂層設計和總體統(tǒng)籌,協(xié)同對接難度大,重復建設和信息孤島現(xiàn)象依然存在;部門之間“條塊分割”造成“信息孤島”現(xiàn)象嚴重,特別是部分垂直部門的信息系統(tǒng)限于部門內部使用,缺少部門之間數據共享與應用。
  如何處理信息孤島問題?諸多業(yè)內人士建議推動各系統(tǒng)間的數據開放。北京郵電大學數據科學中心主任科學家高升在數博會上表示,在處理關于智慧城市中的“信息孤島”問題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通過獲取城市大數據,深入挖掘各方面的相關性,從而解決問題,而獲取這類大數據,則需要從技術上實現(xiàn)數據系統(tǒng)的兼容。
  單志廣提出,與數據系統(tǒng)間的技術兼容相比,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改變對大數據的使用和管理模式。“我們今天所有的工作都是用大數據倒逼傳統(tǒng)思維模式,來改變過去的工作方式和認識方式。”他認為,這樣的改變不僅要用技術方法解決,更需要從政府制度的頂層設計上去改變。
  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劉宴兵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絕對是自上而下的推動過程,“靠個人、高校、企業(yè)自下而上的推動肯定是不行的”。他建議,要想讓城市大數據發(fā)揮應有的效用,突破信息孤島限制,就應當從政府層面推動和刺激數據的開放利用,“讓我們的旅游數據、交通數據、醫(yī)療數據橫向跨接、聯(lián)合使用”。
  政府數據如何開放利用
  劉宴兵的這一說法,獲得了不少專家的認同。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助理鄭磊表示,數據取之于民,應該還之于民,在不涉及國家安全、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政府應該開放原始、底層的數據,讓公眾可以快速完整地獲取政府權力運行中沉淀下來的原始數據,并且可以直接由機器讀取,讓人人都可以平等獲得。
  長期從事數字政府研究的鄭磊打了個比方,政府數據就像封裝在玻璃瓶里的蘇打水,看上去安靜平穩(wěn),悄無聲息,但只要打開瓶蓋,就能瞬間迸發(fā)出無窮能量。他希望政府能把數據當成一種“市場原料”來開放,讓數據在市場中創(chuàng)造價值。
  政府數據開放的市場價值非?捎^。貴陽大數據交易所5月26日發(fā)布的《2016年大數據交易白皮書》顯示,2014年,政府大數據應用市場規(guī)模為9.06億元,2015年,政府大數據應用市場規(guī)模達到16億元。預計今后2~3年內,政府大數據應用市場規(guī)模將成倍增長,2020年政府大數據應用市場規(guī)模將達1907.5億元。
  事實上,政府數據的開放利用早已在頂層設計上實現(xiàn)了突破。2015年9月,國務院印發(fā)《促進大數據發(fā)展行動綱要》,從國家戰(zhàn)略層面部署促進大數據發(fā)展,部署了三方面主要任務,其中政府數據的開放共享被排在首位。
  但到目前為止,政府數據的開放、共享和利用進展仍較為緩慢,企業(yè)、社會組織與政府數據的對接仍然艱難。據劉宴兵的觀察,很多企業(yè)想為大數據做一點事,但是他們并不擁有足夠多的數據量,“這是很尷尬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政府出于數據安全的考慮,對相關企業(yè)不信任,拒絕提供城市相關的政府大數據,這就造成了政府數據開放利用的壁壘。
  政府數據應該保密還是開放?保證政府數據的安全更重要還是發(fā)揮政府數據的利用價值更重要?天平的兩端如何取得平衡,是政府數據的開放利用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張新生表示,我們不能一味地呼吁政府開放數據,同時也要考慮到,具體要開放哪些政府數據,以怎樣的形式開放政府數據。他主張,政府數據的開放要根據發(fā)展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不可以全部開放。
  劉宴兵認為,在政府數據的開放利用之前,應當首先在安全、隱私等數據管理問題上作出明確規(guī)定,從法律法規(guī)的角度明確管理辦法,而不是一味地封存政府數據。
  在這個論壇上,被提及最多的話題是,圍繞著數據開放和利用,政府與企業(yè)之間如何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關系,政府數據如何分級開放利用。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