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窗口每日要接收各式各樣的咨詢,有時候群眾找不到正確的咨詢部門三天兩頭東奔西跑,想上網查一下相關信息卻發(fā)現很多政府網站下的一些欄目不是空白頁就是內容過于概括,不僅讓群眾深感“辦事之難”,而且加大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此時,完善政府網站尤其是基層政府部門門戶網站,讓居民在家里就能清晰地查詢到各機構各部門的職責范圍、辦事流程和所需材料,無疑是緩解基層工作壓力、讓群眾少走“冤枉路”的最佳途徑。雖然近幾年來政府網站的建設越來越受重視,但很多政府網站仍然存在信息更新滯后、群眾提問回復不及時、站內搜索功能不實用等各種問題。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傳遞更加注重時效性和安全性,這也給政府網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互聯網+”的新形勢新常態(tài)下,要真正發(fā)揮基層政府部門門戶網站在日常事務辦理中的作用,不僅要重視網站信息的時效性,更要加強政府網站的實用性和便捷性,把“互聯網+”的理念加入政府網站的建設,將“政府網站+”應用到基層工作中。
要更好地發(fā)揮“政府網站+”在基層工作中的作用,首先要加強基層政府部門門戶網站對內和對外的對接。對外,就是要與政府微博、微信平臺等各大社交媒體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進行對接,發(fā)揮“互聯網+”時代下新媒體和移動互聯網的優(yōu)勢,讓各類信息的交流更加及時和充分,方便群眾隨時隨地查詢所需的信息。對內,就是要在上下級政府和部門的網站以及相關聯的不同部門的網站之間建立網站群,例如,醫(yī)療保障方面,可在社保部門和衛(wèi)生部門等部門的官方網站中有關內容之間建立鏈接,以方便群眾查找所需信息。
“政府網站+”要求基層政府部門和基層工作人員更加重視政府網站、微博、微信及其他平臺的運營,以政府網站為主體帶動其他平臺的發(fā)展,真正將“政府網站+”建成政府部門的在線服務的“窗口”、信息供給的“超市”和政府形象的“展臺”。而政府網站的績效評估在政府網站本身的價值之外,也應更多的關注“政府網站+”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綜合價值和實用效果。
同時,“政府網站+”和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概念新技術有著天然的聯系,也正因此“政府網站+”將促進基層工作者把這些新的發(fā)展趨勢帶入日常事務的處理當中,也影響基層工作者將“互聯網+”時代下用戶中心的理念融入到基層工作。
隨著信息化浪潮的加快,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政府工作方式也不可避免的發(fā)生著變化,政府網站對于政務處理也越來越重要,“政府網站+”就是利用新媒體時代的技術和理念來擴大政府網站的綜合價值,在“互聯網+”的新常態(tài)下,基層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新工具,用好“政府網站+”才能更好地服務群眾。